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
世界心脏日于1999年设立,2000年9月24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2011年起,改为每年9月29日 。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
节日由来
心脏是唯一一个片刻不可以休息的器官,当人类生命开始在母体胚胎里孕育时,心脏就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而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本来不堪重负的心脏雪上加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为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吸烟等)的关注,世界心脏联盟于1999年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是“健康的心,快乐人生”。这样做的目的是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有一颗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以享受愉悦的生活。
数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虽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2000万,但其中多数人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心脏病高发已成趋势,每年新发50万人,现患200万人,而每年接受“搭桥和介入”等心脏病治疗的患者连12万人都不到,治疗明显落后。更令人不安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心脏性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等也可导致猝死。一项针对国人的调查表明,在高度重视心脏健康的98%人群中,有63%的人报告他们已被诊断出至少有一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医学问题”,包含(30%)、(26%)、心脏病(21%)、肥胖(17%)、(17%)和中风(7%),只有29%的人坚信自己没有上列任何疾病,这组数据充分显示了国人心血管健康的不良状况。
发达国家心脏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强调了预防。相反,在过去15年里,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其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
活动主题
2002年:营养、肥胖与锻炼
2003年:妇女、冠心病与中风
2004年:儿童、青少年与心脏病
2005年:肥胖与心脏病
2006年:你的心脏有多年轻
2007年:健康家庭、和谐社会
2008年:了解你的危险因素
2009年: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心脏健康
2010年:工作场所健康
2011年:世界同心,全家一心(One World, One Home, One Heart)
2012年:世界同心,全家一心(One World, One Home, One Heart)
2013年:娱乐健康,年轻心脏
2014年:健康的环境,健康的心
2015年: “健康心脏选择,绿色美好人生” ( Healthy Heart Choices for Everyone, Everywhere)
2016年:关爱心脏,活力人生
2017年:心动力,新活力
2018年:将心比心(Your Heart My Heart)
2019年:心脏英雄
2020年:用心爱心
2021年:心心相印
2022年:用心为每一颗心(USE HEART FOR EVERY HEART)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