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联合国南南合作日

9月12日是联合国南南合作日(The United Nations Day for South-South Cooperation),旨在为国际社会搭建活跃的平台,庆祝成就、交流发展的成绩、探讨新的协作道路、结成创新的包容性伙伴关系、启动具体的协作计划。 南南合作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全球发展中国家间就知识、经验、政策、技术和资源等发展方案进行分享交流的合作机制。

节日由来

2003年12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58/220决议中,决定每年的12月19日为联合国南南合作日。

2011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第66/550号决定,决定自2012年起,联合国南南合作日的纪念日期从12月19日改为9月12日,以纪念1978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会议通过《促进和实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

南南合作

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从19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摆脱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即称为南南合作。如: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等 即是由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南南合作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的相互之间的合作。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确定了南南合作“磋商”的原则,促进了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的建立,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间实施资金和技术合作,因此被认为是南南合作的开端。

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是南南合作的两个最大的国际组织,它们通过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南南合作规定了合作的领域、内容、方式与指导原则。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团结自救、合作自强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

1974年,联合国正式承认了南方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等领域广泛的合作框架。从那时起,南南合作得到发展,适应着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和趋势。

1982年,首届南南合作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1983年和1989年先后在北京和吉隆坡召开南南合作会议,这三次会议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南南合作的实质,是面对不平等的南北经济关系,实行联合自强,共同发展。

2019年9月12日,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南南合作日”纪念大会。

南南合作通过南方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领域合作的广泛框架得以实现。南南合作可在双边、区域、区域内和区域间展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通过共同努力共享知识、技能、专长和资源,实现发展目标。

三方合作是另一种形式,指传统捐助国和多边组织通过提供资金、培训、管理和技术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支助来促进南南合作倡议。

南南合作的目标为:

  • 通过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创造力,以帮助其寻求自身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能力,并制定必要战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加强其自力更生能力;
  • 通过交流经验,促进并加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认识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地获得现有知识;
  • 确认并应对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危机影响最严重国家的问题和需求;并让这些国家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中。

南北对话

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就经济关系所进行的谈判对话或多边磋商活动。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则在北半球,通常称发展中国家为“南方”,发达国家为“北方”,故就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的谈判称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

联合国系统一直对开展南南合作活动重视并给予支持和引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开展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南南合作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传播人类活动所有领域内的知识或经验,并相互分享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并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环境、中小企业发展、人才资源开发、健康教育等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

2022年第十一届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的与会者。 亚太经社会图片/Louise Lavaud

发展状况

《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

自从1978年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以来,在联合国的支持、引导下,在各成员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南南合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 南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因为发展中国家多在地球的南半部,故称“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互相支援,取长补短。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团结合作,协调立场,以共同减少和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这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关系 。

2011年12月,联大决定自2012年起,联合国南南合作日从12月19日改为9月12日,以纪念1978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会议通过《促进和实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

南合办:建立团结的桥梁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南合办)创建于1974年,旨在于全球范围和联合国系统内促进、协调和支持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该办公室致力于通过确认、共享和转让成功的产自于南方的发展解决方案,来支持各国管理、设计和落实南南合作政策和倡议的工作。

南南银河平台

“南南银河平台”是2019年发布的全球知识共享和伙伴关系平台。该项目旨在为南方国家提供系统和有效的支持,让这些国家能够与更广泛数字世界中的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一道学习和合作。

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年“联合国南南合作日”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团结、公平和伙伴关系:开启南南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南南合作是团结的体现,有助于实现国民福祉、国家和集体自力更生,以及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内的国际商定发展目标。南南合作日纪念活动为全球南方强调各区域的需求,并加快采取实际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契机。

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当今世界充满着相互关联的挑战,南南合作在塑造更光明的未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南合作日有力地提醒我们,只要各国团结一致,就能克服万难,加速可持续发展。”他指出,“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打造一个共同繁荣、“合作无国界”的世界。

相关推荐

声援反抗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人民团结周

"声援反抗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人民团结周"(Week of Solidarity with the Peoples Struggling against Racism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是联合国国际周,时间是每年3月21-27日。 背景信息 每年的3月21日是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0年的这一天,在南非沙佩维尔,警察开枪杀害了69名参加反对种族隔离“通行证法”和平示威 ...

2025 国际冰川保护年

冰川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和提供数十亿人所必需的淡水至关重要。然而,由于 19 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这些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融化。联合国已将 2025 年定为 “国际冰川保护年”,以强调冰川的重要性,并确保依赖冰川的人们以及受冰冻圈过程影响的人们获得必要的水文、气象和气候服务。这些工作重点强调了山地地区作为 ...

3月21日,世界冰川日

3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冰川日(World Day for Glaciers),旨在提高全球民众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同时应对冰川加速融化所带来的紧迫挑战‌。 节日起源 冰川是自然界冰冻的守卫者,以浩瀚的冰雪之河雕刻地球,默默地见证着时间的流逝和地球的变迁。 冰川对地球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它们 ...

9月28日,普遍获取信息国际日

每年的9月28日是联合国大会于2019年通过决议而设立的促进普遍获取信息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Universal Access to Information,简称 IDUAI),也称促进普遍获取信息国际日、国际普及信息获取日,以强调知情权的重要性。 设立背景 2015年 , 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38C/70) , 宣布自2016年起的每年9月28日为普遍获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