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一候,鸡乳: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鸡乳”即母鸡孵小鸡。二候,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征鸟厉疾”指猛禽需强力捕食,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三候,水泽腹坚:“水泽腹坚”则是说湖泊表面的冰已经坚实地一直冻到水面中央了。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年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由于近年,这节气期间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