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国网民节

中国网民节(China Netizens’ Day),为每年的9月14日。1987年,中国于此日发出首封电子邮件;2009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确定该日为网民节日期,近3亿互联网网民拥有自己的节日。这也意味着,网民节如同记者节等节日一样,获得了官方和大众的认可。

背景信息

行业人士指出,自诞生以来,互联网一直被视为新文化的代表,是草根精神和最新科技的象征。中国互联网在风雨十年商业应用后,悄然拥有近3亿网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群体,选定一个属于网民自己的节日,将由于推动互联网文化建设,促进行业发展。

1987年,由王运丰教授和德国措恩教授团队一起,经过多番调试,将北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中心实现了计算机联结。9月14日,他们共同起草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虽然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但因为电话线路不稳,导致邮件的成功发出被延迟。团队最终克服障碍,用软件弥补了线路不稳造成的信号混乱。7天后,也就是9月20日,这封邮件终于穿越了半个地球到达德国,揭开了中国人使用 Internet 的序幕。

在这之后不久,全球互联网迎来了飞跃式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

投票决定

2009年1月6日上午,中国互联网协会在首届中国网民文化节上宣布,确定每年9月14为中国网民节。

为了充分调动网民的积极性,发挥网民的创造性,鼓励网民更多的参与到互联网的建设中来,网民节组委会决定由网民亲自选取网民节的日期、徽标等活动构成要素。中国互联网协会携手新华网及腾讯网等各大网站联合举行,历时3个多月时间,参与征集评选的网民人数近50万人次,调查显示66.8%的网民希望设立网民自己的节日,43.97%网民支持9月14日为网民节。

1987年的这一天中国发出首封电子邮件"跨越长城、通向世界"。众多网民选择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作为中国2.9亿网民自己的节日。这也意味着,网民节如同记者节等节日一样,获得了官方和大众的认可。

中国网民文化节组委会介绍,中国网民文化节随后的活动安排,将着重于全方位提高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度,充加强推广互联网领域的各项有益信息交流,传递最新网络应用动态。

遭到恶搞

网民节日期和标志公布后,立即在网上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评论。

部分网友称,网民节的标志很“雷人”。一ID为“2008ai.yaya”的网友更发帖,称网民节徽标的是“中国移动TD新标志”和“中国电信天翼标志”的结合体——“网民节的徽标由字母e和一个红点构成,既继承了中国电信天翼标志字母e的造型,又继承了中国移动TD新标志右上角的“红痣”,网民节的徽标就像中国移动TD新标志和中国电信天翼标志的孩子。”

不少网友都对此表示认同,认为网民节徽标的设计太随意,“字母e的造型只能代表互联网,并不能代表网民啊。”网友们发出感叹。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提起互联网很容易就和'e'联系起来,因此网民节的徽标由'e'为主要组成部分也很合适。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推荐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即“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China Cybersecurity Week),围绕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举办网络安全体验展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016年上半年,经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意 ...

5月8日,5·8人道公益日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为了纪念第75个5·8世界红十字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面向社会倡导“人人皆可参与”的公益理念,中国红十字会发起设立“5·8人道公益日” 互联网众筹项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具体实施,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同参与开展,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下于2022年首次举办。 活动开展 2022年5 ...

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是10月13日。‌ 这一节日于1949年10月13日确立,每年的这一天,全国的少先队员都会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节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历史沿革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 ...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始创于1989年9月,其前身是孔子诞辰故里游,该活动主要是以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达到纪念先哲,交流文化,发展旅游,促进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的目的,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融文化、教育、旅游、学术、经贸、科技活动于一体,文化特色显著,活动精彩纷呈,每年吸引百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