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集邮一样收藏鲁迅著作1973年一版一印小白本

鲁迅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它的作品从小就耳熟能详,像《呐喊》《药》《孔乙己》《阿Q正传》等。身边有有很多人是鲁迅迷,收藏有大部头的《鲁迅全集》,精装的、简装的不一。

自上次出差在鲁迅故里淘得《呐喊》,我就被这个小白本吸引住了,由此萌发了要收集齐一整套的想法。

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简体横排版鲁迅著作单行本,俗称小白本,小32开本,所收文章多是短小精悍的,又没有多余的注释,非常适合阅读。白色的封面上统一是灰色的鲁迅侧面浮雕头像,䓍绿色的书本,及黑色的鲁迅签名,装帧很简洁,也很有标识性,而且书前页都印有该书原版封面,很是别致。书脊的书名格式是“鲁迅:书名”,标注“人民文学出版社”,非常好辨认。

先期我主要是在抖音直播中关注,一看到有鲁迅1973年版小白本,就果断入手,价格倒也不贵,10元、15元,品相好的20元,便宜的只要5元。由于是各个不同的直播间不同时间拍下的,各个小白本的品相也就参差不齐,有基本全新的,也有污面翘角的,还有些是图书馆淘汰的藏书,封三贴有借书卡,影响翻阅,还粘得很牢。

到了手上也集了有10来本小白本后,直播间也就比较难每次都是自己缺少的了,可能一摞书中只有一二本是自己需要的。有一次主播拆分给我了,有好两次主播都不肯拆开卖,只好放弃了。我查询了一下,这个版本的鲁迅著作单行本共有24本,1973年是首版首印。

在直播间蹲守时,发现都是一版一印本,但有次有位网友加我微信,说他有鲁迅小白本,品相都很好,但仔细一看都是2印本。我的选择标准是一版一印,就没要。后来在孔网上选购时,我也就注意了这个问题。另外,多数小白本是北京印刷的,也有些是江西或湖北印刷的,这和直播间收购旧书的地区有关系,我也就不那么计较了。

最后的《中国小说史略》《集中集》等5本书是在孔网上凑齐的,虽然有2本稍贵些,据说是印量比较少,市面上不常见。也是我在直播间想单购而不得的,所以只好网购了。

其实在孔网上选购旧书会更省事些,品相也有保证,也有全套齐整的,更是一个品相一个地方印刷的,是收藏的佳品。但上次一激动,买下了全套金庸小说后,我发现自己连塑封都没拆就装在书柜里了,少了点乐趣。

这有点像集邮,购买一套全新的邮票当然是最省事的,不仅品相好,而且也全套。但收集信销票却有另样的乐趣,时间跨度长,面值最大的那枚更是经常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每枚邮票背后都有收集的故事,这是订购邮票年册者不能体会到的乐趣。

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著作单行本共24种,按作品类型分类如下:

一、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二、散文集‌
4. 《野草》‌
5. 《朝花夕拾》‌

‌三、杂文集‌
6. 《坟》‌
7. 《热风》‌
8. 《华盖集》‌
9. 《华盖集续编》‌
10. 《而已集》‌
11. 《三闲集》‌
12. 《二心集》‌
13. 《伪自由书》‌
14. 《南腔北调集》‌
15. 《准风月谈》‌
16. 《花边文学》‌
17. 《且介亭杂文》‌
18. 《且介亭杂文二集》‌
19. 《且介亭杂文末编》‌

‌四、书信与合集‌
20. 《两地书》‌
21. 《集外集》‌
22. 《集外集拾遗》‌

‌五、学术论著‌
23. 《中国小说史略》‌
24. 《汉文学史纲要》‌

该版本单行本采用平装32开本装帧,1973年为首版首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这个清单来收集收藏。

PS:DeepSeek-R1 满血版

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著作单行本系列,其文本主要基于1958年版《鲁迅全集》进行校勘编辑,同时参考了鲁迅手稿、初版本及修订本进行修订‌。该版本在排版上对1938年上海复社版《鲁迅全集》进行简化字重排,但删除了原版中蔡元培的序言,并针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从版本传承关系看:

‌底本依据‌:以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0卷本《鲁迅全集》为校勘基础,延续了该版本对创作、评论和文学史著作的收录原则‌;

排版调整‌:对1938年首部《鲁迅全集》的20卷本进行简体字重排,形成新版单行本体系‌;

内容增补‌:通过对照鲁迅手稿和早期刊本,恢复被后世版本遗漏的文本细节(如《孔乙己》经典段落原貌)‌。

该版本既继承了1958年版的编校框架,又融合了1938年版的排版结构,形成具有特殊历史印记的权威单行本系列‌。

相关推荐

《诗经集传》残本小考

前两天在布衣书局拍了两册《诗经集传》残本,巧的是都是卷五,一本有书签“大字精校《诗经集传》扫叶山房藏版”,一本没有书签,内容都是“诗经卷之五,朱熹集传”。 有书签的一册品相还好,装订没有散落,就页底因水渍而有少许老旧磨损,白纸影印,可以正常阅读。而另一册就差得多,装订散了,黄化严重,特别是页顶因水渍都 ...

淘书记:鲁迅故里得《呐喊》

8月25日,参加在绍兴举行的中华骨髓库区域志愿服务交流活动,散步时看到一家旧书店:越城书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午休时间,顶着毒辣的太阳去光顾。 店里没有一位顾客,店家是两位上了年纪的夫妻,老板躺在外间的隔板上呼呼大睡,老板娘则靠在躺椅上打盹,见有人进店,起身把里间的电灯打开,让我随意看。 我展了一眼 ...

我国首枚数字邮票《甲辰年》在香港首发,限量1万份

中国邮政史上首枚数字邮票——《甲辰年》数字邮票首发仪式,于 1 月 18 日在香港数码港举行。 这枚数字邮票是中国邮政首枚发行于公有区块链的数字加密邮票,邮票图案以中国邮政 2024年1月5日发行的《甲辰年》特种邮票图案为原型设计,每一枚数字邮票都具备唯一编码,限量 10000 份。 《甲辰年》数字邮票由中国邮政香港有限 ...

民国石印本《大字弥陀经》

总觉得线装本的书籍更有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仪式感,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掩卷沉思,卷帙浩繁,手不释卷等等,悠闲的午后,一盏清茶一卷书,是我向往的生活。因此,渐渐的就迷上了线装本。 线装本多数是中国典籍,价格当然也不便宜,即使是现代的影印本,或重新排印的宣纸线装本。我的想法是能购入几本作标本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