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古籍善本中的刻本、石印本和影印本?

近段时间,布衣书局晚场拍卖都是古籍专场,接触到了许多新鲜词,如宋刻本、明刻本,石印本、影印本,排印本、油印本、铅印本等,有些是清代的,也有民国时期的,我也拍到了一本《大字弥陀经》,是民国十七年的石印本。所以就网上的信息,认真学习了一回相关的知识。

古籍定义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一般指的是“公元1911年(含)以前出版的书籍,包括抄本及刻本”。具体而言,可以说是以印刷或书写成“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如包背装、线装、蝴蝶装等)、以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内容,并且用中国传统著作方式进行著述的书籍”。

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公元1911年),广义的下限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内容或形式上沿袭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炉灶,例如旧体诗文集、对古籍所作的旧式校注之类,一般仍可以划入古籍范围。

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凡例中,就古籍提出较完整定义:

(1)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编撰出版的以手工纸为文字载体的书,皆为古籍;

(2)1911年以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或稍后一个时期编撰出版的图书,凡内容属于传统学术文化,采用传统著述方式,并具有古典装帧形式(一般为线装)的图书,亦视为古籍。

中国的古籍在数量上以用汉文撰写的为最多,还有用满、蒙、藏、彝等兄弟民族文字撰写的,通常所谓整理古籍只限于汉文的古籍。

古籍分类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1)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2)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3)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4)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古籍版别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

写刻情形:

抄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一些内府图书,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并无刻本,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木刻本,所谓雕版印刷就是先在木板上刻出阳文反字,再在板上涂墨,蒙上纸张刷印出书页。古人称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为刻本或者刊本,现代人把它称为木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称原刻本。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又称排印本。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石印本不能理解为“用石头雕版印刷,它是一种近代化学印刷技术,将原稿摄成底片后放到石板上,利用水油相斥的原理,就可批量印书的技术。用特殊药剂将原稿上的字样誊印在石板上,再涂酸化剂固定。于是石板上有字样的位置就亲油斥水,无字样的位置酸化后就亲水斥油。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来印书。

国内的石印本一般局限在1840年至1949年这一百年间。在沪上墨海书馆、同文馆、点石斋、扫叶山房、上海书局等一批石印专业出版商应运而生,红火了半个多世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石印最辉煌的时期。

如何辨认石印本?一些石印本的字迹有较重的“油腻“感,优点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常用的蜡纸油印效果。与传统雕版印刷比较,木板刻印一般使用水调和的墨汁印刷,而不是油墨,故木刻本字迹似经年的书法作品,清爽,吃墨浅,有水印痕迹,字上能显出木头纹理。字比划明朗,“撇捺”比划有刀刻的痕迹。而不是腐蚀的痕迹。石印由于借助化学药品腐蚀“刻字”,所印字在细微的比划略有模糊,尤其是“撇”、“捺”这些比划不能像书写那样“干净利落”,结字边缘有化学药品互相腐蚀的痕迹。

影印本:是将书籍按照原样毫无偏差地拍照扫描制版后出版的书籍版本。影印版对于古籍善本或一些久已未出版的重要的书籍的意义在于对文化以及历史的传承。影印的古籍也可以加以断句或校勘,有部分影印的古籍已是断句本或校勘本。

通过拍照、扫描、复印这三种形式得到的都叫影印本,影印图书大约有3种方式:一种是珂罗版影印,一种是石印,再者是胶印。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把要复制的字、画的底片,晒制在涂过感光胶层的玻璃片上做成。此种办法可以使原稿层次、色彩真实而逼真地反映出来,且层次和色彩的损失率可人为控制在最低限度。珂罗版是清朝光绪初年由日本传入中国,并被大量用于中国画的复制。

过去的影印本,大都采用线装,保持中国古书古雅的特色;但当代的趋势,要求影印的古书采用平装、精装的形式,这样价格可以低廉,又便于插架。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性质: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监本、公使库本、经厂本、内府本、殿本、聚珍本。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真正的善本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 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 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 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 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 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 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 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 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 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古籍样式

(1)古籍内容:古籍通常由封面题名、序、目录、凡例、正文、跋、卷首、卷末、附录、笺、注、疏等内容组成。

(2)古籍结构:古籍是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书套,又称"函套"。古籍书外边一般用厚纸板为胎,外敷以棉布或各色织品(绫、锦)等材料制作成保护书的外套。还有用木(楠木、樟木)制成的夹板。

(3)古籍版式:包括版框、界行、行款、天头、地脚、版心、书口、鱼尾、象鼻、书耳、大小题名等。

封面,也称封、面叶、内封面,即在书衣护叶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类似于现代的版权页,多见于明清刻本。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半叶篇幅,另一种是一整叶(即一整块版面)篇幅。这样的封面,一般常在前半页题有书名,后半页题有刊刻年月和刊刻者。

封面的一般形式是四周刻印边框,内刻三行文字,右直格内常鎸著者或评点批阅者;中间直格内常鎸书名(多为简化的书名);左直格内有时上鎸年月,下鎸堂、斋、室名,有时只在偏下方鎸堂斋室名或藏板,而将鎸刻年月移至栏外顶楣处横刻。

古籍投资

近年来,古籍收藏成为一热点。收藏界普遍的看法是1911年以前的书籍称为古籍,而1949年之前的称为解放前旧书。在国际上,各大博物馆对中国古籍以清入关(1644年)为界限,在此前的古籍,无论官刻、私刻,均为善本。而国内收藏界则以乾隆六十年(1721年)为界,在此前的均视为善本,因此古籍中又有乾隆版、康熙版、明版、宋版之称。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20世纪30年代的—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

收藏者在投资古籍收藏时,不仅要仔细辨别真伪,更要认清古籍的版本情况。对于初入门者,应尽量从明清以后的古籍入手。而同一时期的古籍中,要本着“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的原则,仔细筛选。只要牢牢把握住“真、精、稀”三字箴言,结合本地古籍收藏的实际情况,选准投资方向,把握住行情走势,谨慎操作,就一定能在古籍收藏投资中有所收获。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推荐

《诗经集传》残本小考

前两天在布衣书局拍了两册《诗经集传》残本,巧的是都是卷五,一本有书签“大字精校《诗经集传》扫叶山房藏版”,一本没有书签,内容都是“诗经卷之五,朱熹集传”。 有书签的一册品相还好,装订没有散落,就页底因水渍而有少许老旧磨损,白纸影印,可以正常阅读。而另一册就差得多,装订散了,黄化严重,特别是页顶因水渍都 ...

《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是“松弛感”不是“松驰感”

2025年1月7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在上海发布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制高点”误为“至高点”。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巨头纷纷抢占行业制高点。不少报道把“制高点”误写成“至高点”。“至”有“最”的意思,“至高点”即“最高点”。而“制高点”本是军事用语,指能够俯视、控制周围地面的高地或建筑物等。其中“制”指压制、控制 ...

北京中轴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全长7.8公里,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是世界上现存 ...

民国石印本《大字弥陀经》

总觉得线装本的书籍更有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仪式感,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掩卷沉思,卷帙浩繁,手不释卷等等,悠闲的午后,一盏清茶一卷书,是我向往的生活。因此,渐渐的就迷上了线装本。 线装本多数是中国典籍,价格当然也不便宜,即使是现代的影印本,或重新排印的宣纸线装本。我的想法是能购入几本作标本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