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搜索悄然关闭了快照功能。原本网站名称后方的“百度快照”按钮消失不见,点击下拉箭头时只有“收藏”和“举报”按钮。
百度快照是什么?
不知大家有否用过“百度快照”功能,它是百度搜索保存的被收录网页的纯文本备份。当搜索引擎派出蜘蛛去对网站进行索引的时候,会对网站页面进行拍照抓取,同时生成一个临时的缓存页面,它被存储于搜索引擎服务器上。当网页由于服务器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暂时无法访问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百度快照进行浏览。
百度取消了百度快照,一时真的有些不能接受,虽然这个功能平时用的并不多,但确实是个很实在的功能。经横向比较,搜狗也在近期取消了快照功能,而 360搜索、Bing(必应)、Google(谷歌)搜索仍未移除快照功能,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们也是不错的选择。
百度为什么关闭快照功能?
据新浪科技报道,有百度内部知情人士透露称,“百度方面确实已下线了快照功能,主要是由于网页技术的发展及代际变迁所致。”
该知情人士表示,“百度搜索发展早期,由于互联网上的 Web 站点经常出现访问不稳定现象,因此百度搜索特别开设了快照功能,通过抓取闭关保存网络关键内容,以保障用户的搜索体验。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发展,如今互联网的 Web 站点访问已变得稳定,快照功能的作用也因此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客观来说,现在依旧存在部分网站由于各类技术问题,存在访问不稳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类似快照的缓存技术依旧有它的用武之地。
个人认为下线百度快照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1、提升用户体验
快照时间被文章的发布时间取代,更注重时效性。人们在上网的时候都希望能最直观最快速的看到最新的东西,百度强调了“时效性”这个词也就说明了百度在尽最大限度的迎合大众的口味,同时也反映了百度通过这次算法的调整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这一因素了。
2、强推自家服务
你会发现,现在百度系的产品在搜索结果页里占据了主流位置,比如我们熟知的百家号、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这背后其实是百度在暗示你,你没有必要去整一堆网站,你要传播推广的任何内容我都能给你去匹配适合的渠道。从平台的角度来讲,他即是想保存全平台站点的访问质量和体验,又想顺带把流量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流量闭环加速商业变现。
3、遏制灰色产业
前几年非常火的快速排名,就是利用模拟点击的技术来绕开算法,随意采集拼凑的垃圾站点能快速排到首页,把正经做站的这群SEO从业者都逼疯了,于是劣币驱逐币,那就大家一起圈起来吧。于是乎,百度搜索结果页的内容质量越来越差,PC 端的用户流失率也在不断攀升。除了快排外也还有一些其它的基于快照的灰色玩法络绎不绝。
4、节省资源成本
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每个被收录的网页,在百度上都存有一个纯文本的备份,称为“百度快照”。存储必然会产生资源占用的成本,清空存储的快照页面就可以把释放出来的空间挪至其它用途,充分发挥其价值。
百度快照关闭对于网站 SEO 有哪些影响?
原先,百度快照的更新时间,反应了搜索引擎抓取网页的频率,频率越高,网站权重也会越高。百度关闭了“百度快照”功能,现在仅显示网站页面的更新时间,说明在百度排序中“时间因子”的重要性,我们在进行SEO网站页面优化时,网页的时间因子一定要设置好。
1、对于临时无法访问的页面,无法通过快照访问了
有时候网页由于临时服务器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网页暂时无法访问,但是仍然可以通过百度快照打开原始页面进行浏览。
2、无法知晓百度快照内容及更新时间
百度快照取消后,我们无法知晓百度快照的更新时间,对于SEO人员来说,就少了一个判断网页重要程度的指标,虽然可以通过百度站长工具查询百度蜘蛛的抓取频率,但无法确定建立索引时页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网站要时刻保持高质量的内容更新,才有可能让网站一直保持最新的索引结果。
3、对于已收录页面的TDK无法通过更新快照解决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修改页面的TDK信息,但是页面已经被收录了,以前百度快照还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投入百度快照入口进行投诉后,1-3个工作日,百度快照就会更新,并显示最新的TDK信息,如今,快照入口消失,也只能等搜索引擎自行更新了。所以SEO人员要尽量少去动网站的TDK信息,可能会很难更正过来
4、无法通过投诉快照更新页面
对于已经收录的页面,在真实网页已经删除的情况,也无法通过投诉快照更新页面了。
另外,我们之前想要查域名有没有做过违法网站,查看百度快照即可,而且现在调整后,看不到历史快照了,就很难去挑选一些不良记录域名,无疑也是一种风险。
我主要用Google快照功能,百度的基本用不到
@美樂地 Google 快照功能比百度快照强,就是用时有点费劲。
你不说我都没注意到
@vian 使用率不是那么高,但是一个很有用的功能。
@maqingxi 是的 有个域名 看快照之前是某知名大学官网 不过他们换域名了 里面内容还是一样的 就是内容比较老了
无所谓了,反正也不用百度。
@哥斯拉 那你平时是用什么搜索的?
@maqingxi 应该是edge/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