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捐款引发的思考

单位前两天在内网发了则“捐款倡议书”,组织为一位突发疾病去世的同事家属捐款。早几年也曾组织过为一位肾移植的同事捐款活动,我当时捐了500元,事后发现算是捐款数额比较多的。

看到倡议书,科室的几位同事都在打听:“我们应该捐多少钱呀?”倡议书上没有标明数额,大家不好操作。虽然说大家各献爱心,多多益善,但小小职场,折射的却是大大的社会。你如果捐的比领导还多,你不是让领导难堪吗?所以按照惯例,政治部门会给个指导意见,中层领导多少,普通职工多少。按某些人的说法,你再有钱也不可僭越,不然会招人恨的。

因为捐款数额会登记造册,并可能会公布于众,为避免不必要的烦恼,我只好随大流捐了个公数。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我与他平时也没什么交结。”看了下名册,只有一位同事略高了一些,看来大家都心照不宣。

去其他科室串门时,却意外听到了一些弦外之音,让人大跌眼镜。

倡议书上说,同事去世后,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妻子没有工作,身体还不好,儿子去年高考成绩不好,今年复读,正在高考,家里顶梁柱倒了,还留下一大笔钱的房贷要还,生活困难,所以需要同事们伸出援助之手,助他们共度时艰。结果有些人在传,说他妻子很会经商的,早几年买了很多商铺,收收房租都比我们过得好,我还有一屁股的房贷呢云云。

我不清楚他们家的情况,但看到那些阴阳怪气说话的人,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家属会找到单位来,肯定有她不得已的难处,而现在单位多实行收支两条线,不能给予补助帮衬,才会发动大家来捐款的。而捐款的数额只是很少的一二百元,这点钱随便哪里都能省下来,却能让人记你一声好,何乐而不为呢?

我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有些事自己认为值得就行了,不必纠结于别人怎么说。有时走在街上,看到有人乞讨,我都会随手给他个五元十元的。有人说“别看他装得可怜兮兮的样子,一天下来工资比我们还高呢”,我想说,你看不惯他走开就是,不必要还阻止别人施舍,你觉得看不顺眼,那你也去乞讨就是。

我最不要看那些损人不利已的人,他们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有人比如他好,就会千方百计使坏。但我想,这样整天算计别人的人,肯定没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也没时间享受世界的美好,想来这样的人也是不会快乐的。

相关推荐

制度的刚性和服务的柔性

记录一件发生在就医过程的小事,也许对体制内的人会有所启发。 爱人左膝酸痛有半个多月时间了,上周日到金华某医院就诊,医生判断可能是膝内某条韧带损伤了,需要做个磁共振,约在了本周四上午。我们距离医院有1个小时的车程,爱人5点多就起床了,就为了赶在7点医生一上班做检查,这样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复诊,省却再跑一 ...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首日颁布的行政命令清单

1月2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宣誓就职当天,就签署40多项总统行政令,包括推迟执行 TikTok 禁令、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气候协定》、赦免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骚乱参与者以及废除出生公民权等。 以下是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签署的主要行政命令: 行政令中的中国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的头几个 ...

贺岁纪念币钞,不约也罢!

昨晚(12月23日),蛇年贺岁纪念币、纪念钞又进行网上预约了。蛇币是22点开始预约,蛇钞是22点30分开启预约。 我看到群里有好友在提醒这个事,但没特别在意,后来有事一忙就忘记了。到早上看信息时,才想起昨晚忘记预约了。不过看好友的消息,今年纪念币钞发行量不大,很难约到。有位经常晒单的朋友,这次一个也没约上, ...

字述一年:一个字总结2024年,你选哪个?

岁末将至,我们都有回顾过去一年大事记的习惯。新加坡《联合早报》邀请读者参与年度活动“字述一年”,投选出最具代表意义的汉字,总结对这一年的感悟。 今年入围的汉字是:选、通、财、交、灾、追、法、仇、人、市——哪一个最符合你对2024年的印象? 综合2024年发生的种种国内外事件,《联合早报》高级编辑和主任从新闻室 ...

6 条评论

  1. 一般有困难多少会捐点,但街上实在是太多骗子,真假难辨,只好远远走开,害

  2. 处处体现人情社会,事情做着做着还有点变质了。

  3. 前阵子孩子学校老师发来一个没有加盖公章的捐款倡议书,要求家长们捐钱到家委后统一转给学校,后来提出质疑,说这种倡议书最好加盖学校公章,否则届时家委就说不清楚了。没想到后来说等待学校答复,最后改为由小朋友自行到学校捐款,最好大多数小朋友都是捐款几块到几十块不等。如果是由家长捐款,估计是上百元起步,幸好学校不敢盖公章。

    • @懿古今 学校还是要慎重使用这种公权力,不然影响很差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