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前两天在内网发了则“捐款倡议书”,组织为一位突发疾病去世的同事家属捐款。早几年也曾组织过为一位肾移植的同事捐款活动,我当时捐了500元,事后发现算是捐款数额比较多的。
看到倡议书,科室的几位同事都在打听:“我们应该捐多少钱呀?”倡议书上没有标明数额,大家不好操作。虽然说大家各献爱心,多多益善,但小小职场,折射的却是大大的社会。你如果捐的比领导还多,你不是让领导难堪吗?所以按照惯例,政治部门会给个指导意见,中层领导多少,普通职工多少。按某些人的说法,你再有钱也不可僭越,不然会招人恨的。
因为捐款数额会登记造册,并可能会公布于众,为避免不必要的烦恼,我只好随大流捐了个公数。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我与他平时也没什么交结。”看了下名册,只有一位同事略高了一些,看来大家都心照不宣。
去其他科室串门时,却意外听到了一些弦外之音,让人大跌眼镜。
倡议书上说,同事去世后,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妻子没有工作,身体还不好,儿子去年高考成绩不好,今年复读,正在高考,家里顶梁柱倒了,还留下一大笔钱的房贷要还,生活困难,所以需要同事们伸出援助之手,助他们共度时艰。结果有些人在传,说他妻子很会经商的,早几年买了很多商铺,收收房租都比我们过得好,我还有一屁股的房贷呢云云。
我不清楚他们家的情况,但看到那些阴阳怪气说话的人,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家属会找到单位来,肯定有她不得已的难处,而现在单位多实行收支两条线,不能给予补助帮衬,才会发动大家来捐款的。而捐款的数额只是很少的一二百元,这点钱随便哪里都能省下来,却能让人记你一声好,何乐而不为呢?
我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有些事自己认为值得就行了,不必纠结于别人怎么说。有时走在街上,看到有人乞讨,我都会随手给他个五元十元的。有人说“别看他装得可怜兮兮的样子,一天下来工资比我们还高呢”,我想说,你看不惯他走开就是,不必要还阻止别人施舍,你觉得看不顺眼,那你也去乞讨就是。
我最不要看那些损人不利已的人,他们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有人比如他好,就会千方百计使坏。但我想,这样整天算计别人的人,肯定没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也没时间享受世界的美好,想来这样的人也是不会快乐的。
一般有困难多少会捐点,但街上实在是太多骗子,真假难辨,只好远远走开,害
@你当向往阳 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处处体现人情社会,事情做着做着还有点变质了。
@威言威语 人心不纯,善也变质。
前阵子孩子学校老师发来一个没有加盖公章的捐款倡议书,要求家长们捐钱到家委后统一转给学校,后来提出质疑,说这种倡议书最好加盖学校公章,否则届时家委就说不清楚了。没想到后来说等待学校答复,最后改为由小朋友自行到学校捐款,最好大多数小朋友都是捐款几块到几十块不等。如果是由家长捐款,估计是上百元起步,幸好学校不敢盖公章。
@懿古今 学校还是要慎重使用这种公权力,不然影响很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