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
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会徽发布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仪式2017年12月15日在国家游泳中心隆重举行。
会徽作者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林存真,她也是北京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的设计者。
会徽含义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奥委会祝贺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会徽发布仪式上发表的视频祝辞中表示,北京冬奥会会徽的揭幕,对于中国乃至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都是奥运之旅中的精彩里程碑。会徽是雄心与梦想的象征。为了北京冬奥会的共同目标,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兴奋不已、翘首以望。
巴赫说:“全世界的人们都会以北京冬奥会会徽这一形象彼此联系沟通。会徽代表了北京冬奥会的愿景,把中国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把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当然,会徽还会把冬季运动的乐趣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年轻一代。国际奥委会很荣幸能够与中国朋友一起,在这座奥运城市再次创造历史,实现这个中国梦路途中的每一步,都会有我们的支持与陪伴。”
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含义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其设计秉承展现举办地文化、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把汉字“飞”,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象征并激发运动员以坚强的意志作为精神的翅膀,在冬奥赛场上放飞青春梦想。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
会徽修改
国际残奥委会于2019年10月对其标志进行了修改更新,以此为参考,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双会徽组合图形进行了对照更新,并在2020年9月6日正式向社会公布。
经与IPC沟通确认,更新内容包括:对会徽下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的三个弧形元素进行了重新绘制和上色,与IPC的新标志保持一致;去掉了旧版会徽中的“PARALYMPIC GAMES”残奥会英文字样;为会徽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最大的改变是去掉了“PARALYMPIC GAMES”(残奥会)英文字样。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认为,去掉那行字(指英文“残奥会”)后,会徽整体形态非常简洁,在后续延展、应用制作等方面,也更具便利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