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为什么最后没能刹住车?

近期,浙江省纪委通报了6起党员干部酒驾醉驾问题,其中就有我熟悉的校友。不到五十岁,就已经晋升为三级高级警长,是单位的骨干,是家人的骄傲,是同仁的榜样,但都在那一脚油门之下戛然而止了。因为醉驾,他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酒驾入刑,判刑双开,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单位平时的教育也不谓不多,可以说是逢会必讲,逢节必说,而且还常会有相关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学习、交流剖析,但为什么到自己身上时,就不能把持住底线,踩下那脚刹车呢?

痛心的教训历历在目,大家都在反思其中的原由,希望能找到解决困境的钥匙。我思考再三,觉得有几点是要把握的。

一是净化酒桌文化。聚会本是把盏言欢、交流情感、融洽关系的好场合,酒到微熏为上佳,大家都要有意识地控制酒席的时长,适时结束宴会。虽然现在酒桌上劝酒、灌酒的现象少了,但喝酒的时间拖得越长,必然导致喝酒过量,醉倒了就容易滋生意外之事。

二是喝酒不要开车。参加聚会尽可能不要开车前往,打个的花不了几块钱。车子不在身边,就不会有酒驾的隐患。叫代驾回家,代驾走了,自己又开出来被查获的案件不是个别。酒喝多了,行为根本不受控制,就如当事人说的:就像鬼上身一样,鬼使神差就启动车子了。

三是带上“监督岗”。聚会时带上家人,也能让自己在喝酒时有所控制,别人也不好意思在你家人面前过多的劝酒、斗酒,家人还会在你喝到七七八八的时候适时扯扯袖子,就是稍微喝多了些,也有家人把你安全带回家,至少不会让你再去碰车子了。

四是远离酒局聚会。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夜路走多了,总会碰上鬼的。杜绝酒驾醉驾,从根本上讲只能远离酒局,推辞不必要的应酬。将聚会改成喝茶、喝咖啡等新的社交方式。真有酒瘾的,就在家里自己小酌几杯为好。

临近春节,在这个中国人大团圆的隆重节日里,酒桌是少不了的。无论你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让一杯酒成千古恨,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相关推荐

制度的刚性和服务的柔性

记录一件发生在就医过程的小事,也许对体制内的人会有所启发。 爱人左膝酸痛有半个多月时间了,上周日到金华某医院就诊,医生判断可能是膝内某条韧带损伤了,需要做个磁共振,约在了本周四上午。我们距离医院有1个小时的车程,爱人5点多就起床了,就为了赶在7点医生一上班做检查,这样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复诊,省却再跑一 ...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首日颁布的行政命令清单

1月2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宣誓就职当天,就签署40多项总统行政令,包括推迟执行 TikTok 禁令、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气候协定》、赦免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骚乱参与者以及废除出生公民权等。 以下是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签署的主要行政命令: 行政令中的中国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的头几个 ...

贺岁纪念币钞,不约也罢!

昨晚(12月23日),蛇年贺岁纪念币、纪念钞又进行网上预约了。蛇币是22点开始预约,蛇钞是22点30分开启预约。 我看到群里有好友在提醒这个事,但没特别在意,后来有事一忙就忘记了。到早上看信息时,才想起昨晚忘记预约了。不过看好友的消息,今年纪念币钞发行量不大,很难约到。有位经常晒单的朋友,这次一个也没约上, ...

字述一年:一个字总结2024年,你选哪个?

岁末将至,我们都有回顾过去一年大事记的习惯。新加坡《联合早报》邀请读者参与年度活动“字述一年”,投选出最具代表意义的汉字,总结对这一年的感悟。 今年入围的汉字是:选、通、财、交、灾、追、法、仇、人、市——哪一个最符合你对2024年的印象? 综合2024年发生的种种国内外事件,《联合早报》高级编辑和主任从新闻室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