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

节日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每年都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 ...

查看全文

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 ...

查看全文

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年三十、除夜,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这天的公历日期会因不同年份而有所不同。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 ...

查看全文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World Leprosy Day),又称“国际麻风日” ,于1953由法国律师佛勒豪(Raoul Follerean)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时间为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起源 1954年,法国 ...

查看全文

1月28日,国际数据隐私日

1月28日是国际数据隐私日(Data Privacy Day),旨在提升对隐私和数据的保护。该节日为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以及47个欧洲国家的正式节日。 国际数据隐私日,在欧洲称为“数据保护日”(Data Protection Day),设置目的是鼓励人们关注数据隐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在线个人信息安全。增强保护意识,了解基本权利,推动数据保 ...

查看全文

1月27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2005年11月1日,第60次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0/7号决议,指定1月27日为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国际纪念日(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这特殊的一天是提醒世人牢记大屠杀的普遍教训的重要日子,对这一独特的罪恶,不能简单地让它成为历史并遗忘。 1月27日是“纪念大屠杀遇害者国际日”,全称为“缅怀纳粹大屠 ...

查看全文

1月26日,国际海关日

国际海关日或国际海关节,被定于每年的1月26日。国际海关日之目的为推广海关合作、促进国际贸易,以及建立各海关组织间的紧密联系。 国际海关日由来 1952年,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的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诞生,并于1953年1月26日举 ...

查看全文

1月24日,国际危难律师日

国际危难律师日(Day of the Endangered Lawyer),每年1月24日。由荷兰人权律师汉斯・卡斯比克(Hans Gaasbeek) 2010年发起。 汉斯.卡斯比克2010年发起将每年1月24日定为 “国际危难律师日”,以纪念1977年在西班牙法西斯治下,在马德里受难的律师们。此后则每年关注一个有律师受迫害的国家,包括伊朗、洪都拉斯、菲律宾和 ...

查看全文

1月21日,国际拥抱日

国际拥抱日,是每年的1月21日,起源于1986年,由 Kevin Zaborney 和 Adam Olis 两人发起。 1986年1月21日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克莱奥(Clio)首次庆祝这一天。在许多其他国家/地区也有假期。国际拥抱日时间设定在圣诞节之后、情人节之前,是由于此时人们容易感到空虚寂寞,因而鼓励每个人更多地拥抱家人和朋友。 “国际拥抱日 ...

查看全文

二十四节气: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 ...

查看全文

1月18日,国际小熊维尼日

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1925年12月24日首次面世,以圣诞故事形式在伦敦《新闻晚报》刊出;第一本《小熊维尼》故事书于1926年10月出版。 小熊维尼是艾伦·亚历山大·米恩(A. A. Milne)为他的儿子创作的一只漫画熊,由谢培德(E.H.Shepard)所绘,是以它家乡加拿大缅尼托巴省首府温尼伯(Winnipeg)的简称来命名。 ...

查看全文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是美国联邦法定假日,纪念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 牧师的生日。日期定为一月的第三个礼拜一,是在他生日1月15日左右。这是美国三个纪念个人的法定假日之一,另外两个是纪念欧洲人发现美国大陆的哥伦布日,和纪念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和乔治·华盛顿的总统节。 1963年8月, ...

查看全文

1月14日,世界逻辑日

1月14日是“世界逻辑日”,旨在让跨学科科学界和广大公众关注逻辑学的思想史、概念意义和实践意义。 思考能力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人类的定义都与意识、知识和理性等概念相关联。根据西方经典传统,人被定义为“理性动物”或“逻辑动物”。纵观历史长河,逻辑学作为推理原则研究,曾被许多文明所探究, ...

查看全文

1月14日,日记情人节

日记情人节(Diary Day),即每年的1月14日。在这一天,情侣们会互赠足足记录一整年恋爱情事的恋爱日记本,以此象征两人将携手走过未来一年,并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其实质就是促进俩人感情升温的一个流程。 在这天,单身的人也会把对自己喜欢的人要有表白和对以后的计划,写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在心中撒下爱的种子。 不 ...

查看全文

1月11日,世界蔬醒日

1月11日,是慈济基金会在全球推动的“111世界蔬醒日”,即每1人‧每1天‧每1餐,用蔬食守护人人的健康,也为地球降温、减碳,同时又能尊重生命。 慈济基金会在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期间,从美国分会开始启动【111全球茹素日】,2016年正式定名为【111世界蔬醒日】,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上人曾对众呼吁:「人人要觉悟,天下安 ...

查看全文

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2020年7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中国人民警察节”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人民警察队伍设立的节日,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警察队伍累计有1.4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10 ...

查看全文

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是中国13亿人口日。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因此这一天被定为“中国13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这一天也成为“中国13亿人口日”。这个小公民为男性,体重3 660克,身长52公分,取名张亦驰。 由于计划 ...

查看全文

二十四节气: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小寒时节, ...

查看全文

1月4日,世界盲文日

1月4日是世界盲文日,庆祝这一国际日旨在促进人们认识到盲文作为交流手段对于充分实现盲人和弱视者人权方面的重要性。 联合国大会在2018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月4日定为“世界盲文日”。1月4日是盲文发明者、法国人路易·布莱叶的诞辰日,布莱叶在15岁时发明了一套通过触觉进行读写的体系,供视觉障碍人士使用。 布莱叶盲文 ...

查看全文

1月1日,元旦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表示开始、最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表示太阳刚出地平线之际,即一日之始;“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 “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 ...

查看全文

12月25日,圣诞节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

查看全文